封面
目錄
上一頁
下一頁
我要評論
( 3 )
過刊瀏覽
北京時間踩不上西班牙節(jié)奏——11天西班牙悠游(二)

2月4日、5日 石榴之城,格拉那達

? 阿拉漢布拉是屹立在西班牙土地上最后一個摩爾人統(tǒng)治的王宮,他的主人出買了自己作為國王的尊嚴而換來國民也并不長久的安定,不管結(jié)果如何他仍然應該被尊敬和記念。

當然記住他的永遠不可能是西班牙人,怎么能指望一個被外族征服、被統(tǒng)治的國家的人民尊敬和紀念征服者呢?一如我們記恨著八國聯(lián)軍和日本軍國主義一樣。阿拉漢布拉被人類遺忘了幾百年,也許被征服的那一刻起他就被遺忘了,西班牙人的選擇性遺忘,他們不想記住這段屈辱,趕走侵略者,拆掉了清真寺,遺忘了歷史。

是的,歷史只能被忘記,卻不會因為忘卻而從未發(fā)生,終于歐文的到來,喚醒了歷史,他被允許住在這座廢棄的宮殿里,這位美國人震驚了,他為這座偉大的遺跡所折服,他不明白格拉那達的當權(quán)者為何放著這么完美的地方不?。浚ㄕ娴氖堑湫偷拿绹说乃季S方式)他開始著書介紹摩爾人,介紹格拉那達,更加把阿拉漢布拉推向世界。

?

阿拉漢布拉為了保護遺跡每日限量入園,且有夜票,日、夜都是一個價,12歐,不論什么時候購票處都在排隊,買票的要排,換票的要排,等待入園的也要排,要按票面標注的時間段進入,早到了也只能排著了。下午16點段的票最搶手,提前一天買都基本買不到,而且這還是在淡季。

???? 像大多數(shù)中國人一樣,我們買的是早上8:30到9點的票,這個時段買的人少,票數(shù)最多,再次證明中國人的勤勞,我們都喜歡趕早場。在酒店門口等公交的時候天還沒有完全亮,不過人不少,很多西班牙同學托著雪板準備去滑雪,比利牛斯山脈終年積雪不融?。?!

公交坐上去,只有三站,統(tǒng)一票價2歐,不按鈴沒人上下,不停車、不開門,我們是前一天晚上在網(wǎng)上訂的票,除了早場其他場次全滿。

博物館

歐文當年是否就是被這樣的繁復所折服?不過他看到的與今時今日的阿爾汗布拉完全不同,那時的它更加原始和荒蕪,那是一個仿佛還沉浸在中世紀塵埃中的阿爾汗布拉廢宮,已經(jīng)淪為乞丐和流浪者的棲身地,風從千瘡百孔的墻洞里穿過,猶如幾百年來傳說中鬼魅、幽靈發(fā)出的凄厲的哭泣聲。盡管如此歐文還是從這些破敗中窺見它當年的輝煌,留下了《阿爾漢布拉的故事》,讓這座偉大的遺跡重新登上歷史的舞臺。

墻面上也有這樣的石膏雕飾,表達著神的敬仰和祈福,安拉護佐了漂流到西班牙的摩爾人800年,最終“出來混,總是要還的!”

我最喜歡阿拉伯人制作的穹頂和鏤空的窗戶,這樣的窗戶能采光又私密,阿拉伯風格的內(nèi)宮很常見,我是在AMBLE堡的時候愛上這種風格的。我一直在想那些像雞蛋槽一樣的凹陷是怎么制作的,有些槽里還留有蘭色的涂料,如是每一個都涂成蘭色,看起來真的好像天空。

阿爾汗布拉又被叫做水上清真寺,水的地位可見一斑,江湖傳聞,從遠處的高山上將積雪消融匯聚而成的水流引來利用,因為落差的原因就形成了噴泉,不是一般由電泵打出的。

杰那拉里夫花園的水池,一頭的圓型托盤的水池,是穆斯林禱告之前用來凈手、凈身的。

狹長的池身兩側(cè)鑲嵌著剔透的水幕。

迷宮一樣的內(nèi)庭,有花園、有回廊、蜿蜒迂回,總以為看了全部,出現(xiàn)在轉(zhuǎn)角處的驚艷總會再驚你一下。

阿爾汗布拉宮是軍事防御和宮廷內(nèi)院的結(jié)合,通過空中的平臺,防御的碉堡和軍營與幽密、奢華的內(nèi)廳相連,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遙望阿爾巴辛,那里的小房子從這里眺望過去也有點童話的味道。

?

與華麗、繁復的內(nèi)宮相比,堡壘的部分只能用簡陋來形容,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,只有實用這一條準則。

堡壘有很多寬闊的平臺,每一階梯都有,高聳而垂直,大概是為了抵御云梯隊吧,我看過歐文描述過摩爾人的云梯隊,很是驍勇、技高,許多戰(zhàn)役特別是攻破地勢險惡的城堡時,功不可沒,因此摩爾人更加知道云梯隊的厲害。

碉堡里都是這樣外小內(nèi)大的窗戶,既保證了采光,又防止被箭石射入。

阿爾漢布拉的全貌,宮殿、碉堡、花園。

出口,豎著的是西語,橫著英語。

2月5日、6日 斗牛的發(fā)源地,龍達

從格拉那達到龍達一路上都沒什么高速,很美很美的鄉(xiāng)村公路,農(nóng)閑的地被青草覆蓋著此起彼伏,間或出現(xiàn)一面湖水或是一片大風車,據(jù)說是政府有要求,土地使用幾年就要讓它休息,休息的時候必須要種上青草。

GPS上顯示的道路正在維修,找不到進入龍達的入口,我們圍著龍達持續(xù)地旋轉(zhuǎn)著,GPS不停的叫囂:

“距離目的地還有3公里”,

“距離目的地還有6.5公里”

“距離目的地還有4公里”

“距離目的地還有8公里”

???? ... ...

終于崩潰了,在一個U TURN上,發(fā)出了吶喊:“請直行。”(GPS估計在腹緋,讓你玩我,我讓你自毀。)

我們在龍達下榻地酒店建于1906年,我對這間酒店大愛,留下了許多她的身影。

酒店沒有大堂,接待處更像一個門房,大門正對著的就是古典的會客廳。

每一層都有這樣的會客用的沙發(fā)。

樓梯

酒店的花園,不大,就建在懸崖邊,小路上布滿了青苔

龍達的出名,是原于她是現(xiàn)代西班牙斗牛的發(fā)源地、懸崖上的小鎮(zhèn)以及新橋。

“3000多年前,一群人風塵仆仆地爬上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(qū)的一座750米的峭壁,伊比利亞半島最南端熾熱的陽光點亮了他們疲憊的眼睛。因為地勢險要,所以安全無憂。因為林木豐美,河水豐沛,所以食物無缺。他們在此安居下來,一幢幢白色的房屋在峽谷之上蔓延開。1735年,一座橫跨埃爾塔霍峽谷的“新橋”始建,峽谷兩側(cè)終于可以連通起來。今天,站在峽谷的腳下,依然會有置身夢中的錯覺:一幢幢白色屋舍盤踞在直上直下的崖壁上,宛如朵朵白云從山坡蔓延至天際。這里有安達盧西亞最濃烈的風情,是電影《卡門》的外景地,是斗牛的故鄉(xiāng)。它有著西班牙民族最強烈的氣質(zhì),風情萬種,倔強不羈?!?/p>

因為季節(jié)不對頭,我們在西班牙沒有遇上一場斗牛,斗牛的盛況只在夏天沸騰,這樣也好,省得讓我糾結(jié)到底是看呢還是不看?

老城的中心廣場有一個在懸崖上探出的平臺,可以感受垂直的壓力。

不知道是桃花還是早櫻,簇擁著古堡酒店。

 

未完   下一頁